校区召开高艳敏同学见义勇为先进事迹表彰会
校区新闻网讯11月5日 罗树新 赵帅 报道当有人突发疾病,危在旦夕时,你能否第一时间施以援手,拯救生命?当遇到突发安全状况,他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你又能否勇敢地冲上前去,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生命撑起一片天空?他们能,她也能。
2020年11月4日下午,校区召开高艳敏同学见义勇为先进事迹表彰会,以弘扬她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优秀品质和当代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与责任担当。
表彰会由校区党委宣传部、团委及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联合举办。校区党委副书记李国军教授,护理学院名誉院长周郁秋教授,校区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相关部门领导,护理学院相关领导及各院系20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表彰会。
会前播放了“近年来我校优秀学子见义勇为感人事迹”宣传片。从2015届的陶雪莹、梁琦爽,到2019届的季凌莉、孟君钰;从黑龙江边的高嵩,到哈尔滨西站的赵婧杉;从有经验的毕业生,到初入临床的实习生,我校涌现出越来越多见义勇为的优秀学生。他们一次次奋勇向前,一次次成功施救,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高艳敏同学在表彰会上作事迹报告,讲述了她遇到心脏病发作晕倒的阿姨时,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为患者赢得宝贵的“黄金三分钟”的英勇事迹。
10月11日傍晚,护理学院的大二在校生高艳敏同学从大庆火车站东站下车,准备返往学校。在出站口处,高艳敏看到一位中年女性突然失去意识,晕倒在地。她立刻从步行梯折返来到倒地阿姨的身边,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利用所学知识,跪地对阿姨进行心肺复苏。为防止阿姨咬舌,她还把自己的手指放进阿姨的嘴里。高艳敏同学跪地救人的视频发布到网上迅速引发关注,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作转载报道,人们纷纷为她勇敢善良的行为点赞。
校区团委副书记王晶在表彰会上宣读表彰文件,授予高艳敏同学“见义勇为大学生”荣誉称号。
校区党委副书记李国军教授为高艳敏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鼓励她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用大爱去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仅是对高艳敏同学个人的奖掖,更是推动全校学生向高艳敏同学学习,践行救死扶伤医学人文精神的动力。
护理学院名誉院长、研究生导师周郁秋教授在表彰会上发表讲话。周郁秋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护理学院优秀学子和毕业生在疫情期间支援武汉的光荣事迹,激励同学们在求学路上不断努力,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周郁秋教授强调,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有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情怀,用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和自信,来提升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职业修养;二是要具有善良的品质,要为病人着想,为服务对象着想,感同身受地去抚慰病人的伤痛;三是要具备人文素养,把医护工作看成是一种救赎的职业,用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做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一直以来,护理学院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拥有“能为”的信心和实力,提升“勇为”的境界和情操。
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优秀学子,从德才兼备的医学生成长为德艺双馨的医护工作者。(摄影 罗树新 黄凌 王恒基)
校区党委副书记李国军教授为高艳敏同学颁奖
护理学院名誉院长周郁秋教授发表讲话
高艳敏同学作事迹报告
观看校区优秀学生见义勇为感人事迹宣传片
表彰会场
编辑:方红志
滕紫琼
校对:滕紫琼
责任编辑:罗树新